日前,优必选科技通过港交所聆听,让这家成立于2012年的AI与人形机器人公司,将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其研发的Walker是中国首款商业化的大型人形机器人,与波士顿动力Atlas、敏捷机器人公司Cassie 、丰田T-HR3、本田E2-DR被并称为全球最需要我们来关注的5大人形机器人。
作为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沙利文报告,优必选是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极少数市场参与者之一,并率先实现了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
据优必选科技招股书数据,已售出超76万台机器人产品,服务了全球50多个国家超过900家企业客户,继而推动营收在过去几年得到较快增长。
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优必选科技营收分别为7.4亿元、8.17亿元、10.08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6.7%。不过,今年营收则存在下降局面,2023年上半年营收2.61亿元,同比下降7.7%。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人形机器人尚处于技术探索和发展的早期阶段。然而,优必选科技率先实现了商业化,并占主导市场地位。
于2018年开发出新一代用于通用服务用途的Walker,可以执行行走、语音交互、引导、问候、接待服务或其他重复性任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大型人形机器人对优必选科技营业收入的贡献在持续增加,Walker系列及其他(配件)产品于2022年贡献了5184万元的收入,同比增长三倍有余。
优必选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剑曾指出,目前人形机器人已确定进入产业化落地阶段,优必选科技聚焦于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其中,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首个大规模应用的领域,人形机器人将重新定义AI时代的工人,把人从重复性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商用服务场景是人形机器人最快应用的市场,而家庭落地场景则是人形机器人最具潜力的应用市场。
作为人形机器人领导者,优必选科技从始至终坚持投入核心研发技术和商业化应用。要知道,人形机器人需要大量长期的研发投资、运维经验、复杂零部件及先进的技术的积累。而优必选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有长达11年的技术积累、研发生产投入和商业化探索,建立了重要壁垒。
在研发投入上,2020年-2022年期间研发开支平均占年收入的比重超过一半,使得优必选科技是全世界内极少数具备全栈式技术能力(包括计算器视觉、语音交互、伺服驱动器、机器人运动规划和控制以及定位导航等技术)的公司之一,全栈式技术拥有1800项机器人及AI相关专利,其中约900项为发明专利,超过380项为海外专利。
同时,优必选科技是全世界内持有有效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数量最多的企业,其所持有的有效专利数量达763件。在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申请趋势来看,优必选科技近五年年均申请专利数量接近200件,多于本田、丰田、波士顿动力等企业,位居全球第一。上述数据来自人民网研究院发布《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分析报告》。
当前以人形机器人和通用AI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蒸蒸日上,正成为全世界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优必选科技所处的赛道,市场机遇庞大。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出售的收益计,全球智能服务机器人及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已由2018年的114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235亿美元,在此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9.8%,预计到2028年增至628亿美元。
随着AI技术的逐步提升,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且更多行业及应用场景将引入智能服务机器人,以提升生产力及改善使用体验。高盛认为,如果产品设计、应用场景、技术、价格和公众广泛接受的障碍被完全克服,人形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和潜在应用,还有望扩展人们对不同场景下人形机器人出货量的销售预期,在10-15年内,制造业和老年人护理等行业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将随机器人的普及应用而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预计到2035年,在蓝海市场情景下,市场能达到1540亿美元的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为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的潜在能力大、应用前景广。
到2025年,我国将初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整机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明显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总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最后,人形机器人被认为前景好于互联网、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是全球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新动能,优必选Walker作为目前全球能够量产交付的人形机器人,引起了全球业界的广泛关注。不仅在成都大运会、迪拜世博会、央视春晚等国内外顶级盛会展示中国硬科技实力,还在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等领域探索商业化应用落地。
身处前景广阔的人形机器人赛道上。但也充满挑战,优必选科技在这条新兴赛道上,能否受资本青睐,有待商业化落地能力。毕竟在智能机器人这条赛道上的玩家,最终比拼的是AI技术落地能力。
杨剑勇,福布斯中国撰稿人,致力于深度解读物联网、云服务、AI和智能家居等前沿科技。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